養雞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可是許多人卻把它想的簡單了。同行不同利,有的人靠養雞發家致富,有的人卻落得個血本無歸。原因何在?
在我看來,重要的一項就是飼養管理的差別。同樣的雞,分給不同的人去養,養出來的結果千差萬別。會養的人,雞群淘汰率低,整齊度好,生長速度快,產蛋率高,蛋品質好,很少得病,很少吃藥。不會養的人,不是這樣的問題就是那樣的問題,一天到晚不得安寧,藥瓶藥罐堆積成山,獸醫先生踏破門檻。
筆者從事雞病診療十余年,見多了各種各樣的問題,除了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,(比如天氣變化,比如大面積疾病流行,)有很多都是可以避免的,有很多都是不應該發生的。可就是因為養雞的不注重管理細節,而出現了問題,造成了損失。下面舉幾個例子:
一、關于飲水:
1、會對飲水用的疫苗造成影響,在使用疫苗飲水時就應該特別注重、避免使用自來水,或者避免使用飲水疫苗,采取點眼、注射等其他方法。
2、雞群數量過大,水線過長時,乳頭飲水器會經常出現堵塞、漏水等現象,大水桶,分水箱,水線里面,會有很多沉淀物,臟東西。所以,一定要經常檢查乳頭飲水器,壞了的及時修理。經常沖洗、清理水線內的贓物,保持飲水通暢,清潔。
3、雞群數量龐大,飲水量特別多,若遇到水源供應不足時,應該有充足的備用水,萬不可使用污染嚴重的河水,臟水。否則導致雞群腸炎,拉稀等各種疾病,無端的增加用藥成本。
二、關于飼料
1、霉菌毒素已經成為當前養殖業的危害,所以,在購進飼料原料時,一定要仔細檢查原料品質,有問題的堅決不要,霉變飼料堅決不能入口。
2、喂雞添料時,料槽內的飼料一定要吃干凈再加,有剩余的飼料一定要吃干凈再加,萬不可疊層添加。落在料槽底部的飼料殘留時間過久,就會發霉變質,尤其在夏季,若是乳頭飲水器再出現漏水現象,更會加快飼料變質,后果非常嚴重。
3、不要隨意的添加各種維生素,營養品。須知雞在每個階段的營養需求都是不一樣的,盲目添加輕則浪費錢財,重則加重雞的生理負擔。有點養雞人不同意這個觀點,覺得給雞吃的越好,雞就長的越好,可結果背道而馳。
三、關于溫度
有的養雞人喜歡高溫育雛,在小雞還沒進舍之前溫度就加到三十六七度,而小雞進舍后又不及時加水,結果導致小雞脫水,干死。落得個出師不利。而后期活過來的雞群也不好養了,抵抗力下降,大小不均。
四、關于密度
有一養殖戶,貪圖眼前利益,本來只能養2000只的地方,非要養2500只,結果雞群密度過大,發育不整齊,體型過小,上籠又過晚,在產蛋初期出現了很嚴重的新母雞病,每日癱瘓數十只,死亡二十多只,都是產不下蛋來的雞,損失慘重,欲哭無淚。
五、除了這些,還有因為濕度過大造成嚴重的球蟲、腺胃炎的,因為光照過強造成啄肛啄羽的,因為通風不好造成缺氧、腹水或是嚴重的呼吸道疾病的,因為貪圖便宜使用假豆粕造成蛋重變輕,產蛋率下降的。因為往頸部注射油苗而造成腫頭、歪頸的。因為熏蒸消毒,甲醛氣體沒有放干凈就急著進雛而造成雛雞中毒的。讓人痛心的,是因為沒有及時打疫苗,而造成嚴重的流感疾病的。
這些事情,看起來都是繁瑣的小事,聽起來覺得像個笑話,可是這些卻都是發生在我身邊的真人真事,給他們造成了很大的損失,影響了他們的養殖效益。在感嘆養殖業越來越難,疾病越來越多的同時,我又為這些因小失大,不知進步的人感到惋惜。
然而,養雞養的好的人卻始終都養的好,因為他們有自己獨到的見解,他們很注重管理的細節。
揚州寶應縣有個孫疊疊,年近七十,養了幾十年的雞,一直都是4500只,全進全出,從沒虧過本,存下了幾十萬的存款。每一批雞,他都能養的個子很大,產蛋率很高,蛋重很重,高峰期長,好雞蛋能達到一兩四五錢,別人都說海藍雞個子小,體重輕,可他能養出四斤二三兩的老雞。有個年輕人小卞,一開始不服氣,說雞的品種不對,這次他和孫疊疊合作,共養了一批,在孫疊疊的指導下,雞長的很快,很均勻,小卞服了。孫疊疊有個秘訣:在雞群生長期階段,添加14%的麩皮,努力提高雞的采食量,在開產前雞的體重很容易就達標了。
所以,不要感嘆雞不好養,不要抱怨賺不到錢,真正的原因是你根本就不了解養雞,不懂得飼養管理,忽視了許多細節問題,把本不該發生的事情帶到了生活中,讓很可笑的疾病變成了常態,亂吃藥,無端的增加成本,你如何能不敗?